【人物】艺术家郭宗磊:匠心独具 雕刻人生

发表时间: 2024-01-20 来源:新闻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文艺工作者纷纷发挥自己的特长,以艺抗疫,共克时艰,一批批充满正能量的文艺作品,也在为这场全民防疫之战敲响激越的鼓点,凝心聚力。在咱们汶上县苑庄镇,就有这样一位善于木雕的艺术家——郭宗磊,在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拿起手中的刻刀,创作了以钟南山院士为原型的木雕作品《大国担当》等作品,一刀刀刻出对医护人员的崇高敬意。

  这幅木雕作品《大国担当》以钟南山院士为原型,木材选用风干已久的老榆木,采用深浮雕、半圆雕的表现手法雕刻完成,人物立体形象,肌肉层次高低分明,眼神真切栩栩如生。

  郭宗磊选用钟南山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将要落泪的照片为原型。为越来越好的展现人物形象,郭宗磊从网上找了大量的图片,反复比对研究。

  郭宗磊是汶上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氏木雕”的传承人。别看今年只有37岁,可他学习木雕却已经有20余年了。郭氏木雕起源于明朝初期,受祖辈熏陶,郭宗磊从小就在木屑的清香中长大,木头和刻刀就是他的玩具。

  1999年初中毕业以后,郭宗磊正式学习木雕,为了精进技艺,开拓思路,他还先后到在广州、浙江、福建等地进行系统学习,2005年,郭宗磊学成技艺,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郭宗磊的工艺展厅办起来了。与北方木雕多为建筑建造和木工家装不同,他的展厅里多以工艺摆件,小饰品为主。

  乘着汶上县旅游产业蒸蒸日上的东风,郭宗磊的木雕展厅迅速打响。2008年到2019年,郭宗磊先后创办汶上郭氏木雕工作室,郭氏木雕加工传承中心,聊城木雕展示厅、淄博木雕展示厅、潍坊木雕展示厅等,被列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优秀文化人才,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济宁十大民间手工艺人、汶上工匠等荣誉称号。

  相对于父辈,郭宗磊更有年轻人开放的思维,更愿意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把家族的手艺展现给更多人。

  郭宗磊的木雕制作流程与工艺集南北方木雕特长,他创作的桃木剑和桃木枕头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的金奖和铜奖;2013年,他创作的花梨木《锦上添花》获得了“泰山文艺奖”三等奖;2015年,他的作品《三阳开泰》被评为首届民间文艺精品博览会金奖。2016年,他的作品《牧歌》入围了国家级山花奖。

  几年时间里,郭宗磊拿到了很多奖项,为了更符合时代发展,他又在传统木雕的基础上尝试创新。2014年山东省第23届省运会在济宁举行,郭氏木雕被评为特许商品生产单位,创作出了具有体育元素和济宁文化元素的作品。

  用刻刀,赋予一块块木头鲜活的生命,使它们成为了鬼斧神工的艺术品。这看起来很美好,但学习木雕却并不轻松,木雕讲究刀具,雕刻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的工具,仅仅在打胚阶段就有近四十种,而整个木雕过程中则需要上百把刀具。刻刀都是自己做或者订制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不能混用。

  此外,木头的选材也颇为讲究。做工前,先用药材把木材养好,药养时间为一年以上,使木材失性,然后凉干上窑烘烤,然后才能开始绘图雕刻。不同木种,解决方法也不同,一些名贵的木材在雕刻时更要小心。

  现在,郭宗磊拥有多家工作室,还有加工工厂,不仅做工艺摆件,也经营家具、装修等,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谈到木雕的传承,郭宗磊坦言慕名前来学习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 。他会继续创作优秀的作品,不仅做工作室,未来还要做木雕博物馆,来带动更多的人从事木雕,传承木雕技艺。

  郭氏木雕“走”到郭宗磊这里,已经经过23代传人。在刻刀顿挫在木板上的坑坑声中,在不断飘落的点点木屑里,都蕴藏着郭宗磊对木雕的热爱与坚持。像木雕这样制作周期长,经济效益转化慢的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巨大冲击,需要手工艺人不断探索创新,谋求新出路,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木雕,学习木雕,传承木雕。让传统手工艺释放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