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初心 聆听设计分享 华建集团红色建筑之旅

    发表时间: 2024-01-20 来源:ballbet

产品说明

  阅读红色建筑,传承初心使命。5月底,华建集团红色建筑媒体参观活动如约举行,从龙华烈士陵园改造项目到一大旧址改造及新建纪念馆,从鲁迅纪念馆到上海二大会址纪念馆与周边规划项目,上海十余家媒体一同聆听项目设计师分享设计理念,领略其中的设计精彩故事和值得铭记的难忘瞬间。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保护利用展示及功能拓展项目由华建集团承担,并采用EPC模式,即,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整一个完整的过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2020年6月7日项目施工启动,至2020年9月30日龙华公祭日正式对外开放仅116天。

  华建集团与龙华烈士陵园缘起三十年前。1994年,时任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华建集团前身之一)总建筑师的邢同和大师规划设计了陵园的基本型制和规划框架。当时由于历史原因,“烈士就义地”游离于整体陵园之外,两者仅通过地下通道连接,无论是从规划的整体性上考虑,还是游客的参观感受上考虑,都留下一个无法忘却的遗憾。如今,新的规划完成了统一性与整体性,邢同和大师的心愿得以实现,这是一份对陵园的三十年的责任与守护。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项目不仅是华建人向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工程,也是华建人三十年践行使命来守护的初心之地。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是全国范围内集烈士关押地+就义地+安葬地于一体的唯一性纪念场所。华建集团项目团队的设计构思遵循以史实和历史文献为根本,深入挖掘人的精神内核,弘扬人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将项目打造为革命烈士纪念地、初心使命教育地、红色文化传播地。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的规划立足于完善龙华烈士陵园的空间布局的整体性。华建集团的项目团队遵从陵园现有的南北向主中轴线格局,在就义地和碑林区之间建构烈士纪念地版块的空间副轴线,借助环境整改治理和细节提升,营造通往烈士就义地的追思氛围。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空间寓意以“路”为设计主题,是寓意革命者的慨然赴死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向死而生之路,也是象征着中国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勇于斗争,最终实现民族解放的胜利之路。在这一条近200米的追思之路上,设置了“忠魂颂”广场、“初心大道”、“追思花海”和“斗争与胜利广场”。“初心大道”两侧楠木笔直,寓意革命烈士挺拔傲骨、信仰丰满。“追思花海”壮阔震撼,观者行进其中情感得到沉淀升华。在大道尽头的“斗争与胜利广场”视觉聚焦于挣脱的锁链雕塑,寓意革命终将胜利。就义地内,“英烈坑”、“就义树”还原了英烈慨然赴死的历史场景,“龙华墙”上镌刻了77位在此牺牲的烈士英名。泰山石上展示了11位在龙华牺牲的中央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委员,他们是共和国的基石。

  一大纪念馆位于一大会址东侧。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协调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是绕不开的难题。新建纪念馆在凸显庄重性和纪念性的同时,也要呼应一大会址及周边建筑,保护历史街区城市风貌。

  据华建集团工程建设咨询公司的设计团队介绍,一大纪念馆从城市风貌、立面造型、材料选择三个方面探究了新旧建筑如何和谐共生。

  一大纪念馆的选址位于上海新天地东侧太平桥公园内,紧邻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区,是上海市中心最热闹、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区之一。基地东侧为超高层办公楼、现代商业综合体及太平桥绿地;基地西侧是包含一大会址在内的成片石库门历史街区,基地两侧的城市肌理截然不同。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怎么样处理一大纪念馆在城市中的角色定位成为设计团队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凸显自身打造纪念性地标,还是融入城市统一街区风貌?

  研究过程中,设计团队尝试了多种方案。首先是地标型方案,采用全新的现代建筑形态,加以部分红色元素,在环境中彰显建筑个性;其次是混搭型方案,建筑体量符合现有城市肌理,远看融入环境,近看具有现代建筑特色;最后是融合型方案,尊重原有城市风貌与尺度,建筑造型体现石库门特色,与周边街区环境融合一体。

  多方专家经过数月论证,最终选择了融合型方案,如果称一大会址是中国的精神家园,那么一大纪念馆就是守护精神家园的堡垒,明确新建纪念馆的定位为一大会址的“解释与说明”、“党史展示的容器”。新馆建筑淡化自身造型,更看重历史依托,表达人文情怀,体现城市生活的归属感。为了达到新建建筑融入城市风貌的目标,设计采用街区还原的方式重现石库门建筑的细节与风采。

  在城市肌理上,设计保留基地原有363号、373号两栋历史建筑。对旧建筑功能更新改造的同时,新馆主楼、辅楼两栋建筑,作为纪念馆参观入口与学术报告厅。纪念馆地上功能部分被分解为多个独立建筑,避免大体量建筑单体破坏小尺度街区氛围。设计还沿用了原有兴业路、黄陂南路的道路结构,在道路的尽端设置开放的市民广场,打通兴业路与太平湖之间的视觉通廊,保持了街道立面的延续性。

  在建筑尺度上,一大纪念馆的地上建筑高度与周边建筑统一,将主要展览空间设置在地下室,并且建筑屋顶采用与周边相同的坡屋顶形式,保留山墙山花,延续历史街区起伏的天际线节奏。

  新馆在外立面设计中采用了“母题提炼、符号重复”的方式来呼应周边城市文脉与历史建筑。

  石库门作为基地周边的区域象征,首先被确定为母题设计的蓝本。华建集团工程建设咨询公司的设计团队调研了一大会址以及基地周边的石库门建筑,通过类型学的方法对建筑的特征元素进行分类,归纳出半圆形红砖拼花拱券、圆心雕花装饰、浅色(门框)石箍等特征元素。设计团队将这些传统造型元素抽象解构,进行片段重组,生成母题。母题保留了红砖拼花拱券,并对拱券线脚加以简化;拱券圆心位置采用装饰混凝土材料雕刻半圆形几何线条,造型象征旭日东升,寓意中国的光辉历史从这里启航;原有门框抽象为壁柱与凹槽,保留石库门的结构。

  新的母题设计保留了石库门门头的整体结构,与周边历史建筑的造型一脉同源,但是对特征元素进行的抽象取消了建筑入口的功能特征(例如门扇、门框等),防止造型与实际功能不对应的问题。原本石库门门扇位置作为立面展示区域,用于悬挂党史相关的纪念性内容,建筑转角部位的母题上增加铜质壁画,主题为党史中六个重要历史阶段,增加纪念建筑的故事性。

  最后,在立面上对母题造型不断重复,通过反复重现形成特征符号,使新馆立面既能融入周边城市风貌,符合文化传承;又能表达新建建筑的精神意向,与历史建筑造型新旧有别。

  根据旁边的环境风貌,新建纪念馆外墙采用青砖面嵌红砖线条的形式,在色彩与材料质感上体现传统氛围。

  砖材的选择以及砌筑的工艺是施工阶段设计团队极为关注的问题。考虑到纪念建筑的厚重感与角部砖挺括的效果,首先否定了贴砖片的立面装饰方法,坚持采用工艺复杂的整砖砌筑方式。

  在研究过程中,“新砖”与“旧砖”的选用是争论的焦点。“新砖”为窑厂现烧制而成,成材尺寸规整强度高。但由于烧制工艺的丢失、烧制原料土的不同等问题,新砖在色彩上难以与周边建筑的旧砖保持一致,并且存在泛碱的问题。“旧砖”为旧建筑拆除中保留下的砖块,经过清洗打磨再次利用,外表颜色与周边建筑一致,但是材料存在风化脆裂的问题。

  为此,华建集团工程建设咨询公司的设计团队前往多个窑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烧制工艺与材料特性,并且在施工现场砌筑了一道同比例样板墙,在不同的天气特征情况下进行反复实验。

  一大纪念馆建成立面的大面积灰色部分采用了窑厂新烧制的砖材,并选用了灰色的勾缝剂来调节立面的整体颜色,与周边建筑协调的同时突出一大会址。新馆立面的红色线条部分,采用了回收利用的红色旧砖,并调配专用的补色剂与增强剂,力求新建筑的红色与周边建筑系出同源,原汁原味。

  回顾设计中一系列新旧建筑之间的故事,不仅是设计师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探索过程,也是华建集团工程建设咨询公司设计团队站在这片街区、这座城市的角度,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一大会址是员们心中神圣的起点,而新的一大纪念馆是要将员忠于党与人民、艰苦奋斗、执著追求真理的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它将会是见证中国下一个一百年的传世之作。

  1956年,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中央决定将鲁迅先生墓地从万国公墓迁出,选址上海虹口公园建造鲁迅墓地和纪念馆。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以人名命名的纪念馆,该工程被列为重大工程,并把此重任交付于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华建集团的前身之一),由陈植先生负责鲁迅墓地设计,汪定曾先生负责鲁迅纪念馆设计。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筑界流行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当时提出的创作口号是“民族的形式”,全国上下出现了一大批以大屋顶、古典构图、繁琐装饰为特征,千篇一律的仿宫殿建筑。但上海建筑界认为民族传统并不仅仅是天坛、故宫那样的宫殿式建筑,还应包括民居和地方风格,于是,在汪定曾先生设计鲁迅纪念馆时,就将现代纪念功能与绍兴地方传统的民居特色、庭园空间相结合,建筑物从总体空间布局到细部,都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气息和江南民居的情趣。

  项目含有两部分,其中墓地占地1600平方米,后来,陈植先生(时任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谈到他当时的设计构思:“鲁迅墓位于园地北段居中面南,由馆北行,透过常青树叶的空隙,墓园似隐似现。左转西行豁然至北首,鲁迅像屹立在宽阔的草坪广场上。先抑后扬的手法显得含蓄。在墓的设计中,摈弃了传统的阴沉郁闷的格式,代之以园中有墓、墓中有园的格局,相映成趣、爽朗明静。由广场拾级而上,引入一横向平台,可容纳二百人谒墓,亦为儿童嬉戏创造了条件。墓的设计一反隐于碑后的惯例,而是让鲁迅虽死犹生,长眠于面向群众活动、儿童玩耍的场地。镌刻同志亲笔题词的照壁立于墓后作为壮阔的背景。墓后是屏风式的土山,栽种苍松翠柏和樱花、夹竹桃。整个墓园的设计意在庄重高雅、平易近人。”

  在鲁迅纪念馆设计时,汪定曾先生(时任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选择了民居的形式,“因为是南方,不适宜搞北方宫殿式的大屋顶。江南民居更能反映出鲁迅朴素、平易近人的精神。”大屋顶形式在当时风靡一时,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形式的标志,而汪定曾先生不盲目跟风,坚持认为鲁迅纪念馆建筑应具备江南民居的风味。建筑平面布局采用江南庭院式,从功能出发,使参观路线井然有序、毫无交叉,馆内气氛随之宁静顺畅;建筑立面采用鲁迅故乡绍兴的地方风格,白墙灰瓦马头山墙,毛石勒脚以及环式柱廊。朴实无华的建筑造型开创了用民居形式表现纪念馆建筑的先河。

  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1994年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国家文物局评鲁迅纪念馆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二大会址纪念馆于2008年年底修复竣工,由现代设计集团(即,华建集团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修缮设计。修缮后的二大会址纪念馆基本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布局和风貌,为两排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基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高度为8.5米。纪念馆展区面积约1170平方米,由序厅、二大展厅、党章历程厅、二大会议旧址、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临时展厅等六个展区组成,其余为办公等辅助用房。

  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

  辅德里属于上海有代表性的联排式石库门旧式里弄建筑,由开发商郭福庭(音)筹建,1915年10月由新瑞和洋行(Davies & Brooke Architects)设计,次年竣工,全部建筑一组四排(包括沿原南成都路店铺)共76个单元,位处深巷内的625号产权归公共租界巡捕刘少归所有,时任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租下后作为自己的寓所使用。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二大在此召开。出席大会的有中央局成员、党的地方组织的代表共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会议为期8天,通过了《中国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章程》等九项决议案。二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二大会址作为我党最低纲领、最高纲领及党章的诞生地,在党史上很有重要的地位和纪念意义。1959年,二大会址被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确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华建集团的项目团队回忆,二大会址所在的辅德里,于1999年因延安路高架建设被拆迁,除现存两排因二大会址和平民女校旧址(7弄42号)属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而得以保存外,其余都拆除作为道路或绿化用地。

  2001年,上海市静安区政府曾对二大会址进行修缮,基本保持了辅德里原有的建筑格局和风貌,除两处旧址保留原有的砖木结构外,其余部分增加钢砼柱,保留展厅,改造为档案馆。2003年二大会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6月,静安区委决定以“修旧如故”为原则对二大会址实施修缮,同时将原静安区档案馆迁出,扩建成二大会址纪念馆。2008年5月,项目由现代设计集团(即,华建集团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于2008年底竣工,2009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二大会址纪念馆修缮工程是一个备受各界关注又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在概念方案到施工图设计期间,由于功能和规模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导致设计也不断修改和完善。同时,由于静安区档案馆直到工程开工之前才开始搬迁,导致设计期间的建筑测绘无法精确反映建筑和结构现在的状况,有些设计问题在施工中才逐步暴露,需要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根据真实的情况而逐步优化。

  此外,在2000年的改造中,尽管建筑格局和风貌基本保持着原有氛围,外部空间也基本保持原有的环境,但两排石库门建筑除两处旧址保留原有的砖木结构外,其余部分都被替换为钢筋混凝土混合承重结构。建筑中两种不同结构及形式的并存,导致结构体系很复杂,为本次修缮和改造带来诸多限制和影响。华建集团的项目团队克服了各种困难,梳理修缮的技术方法。

  根据上海市文管会的保护要求,二大会址和平民女校旧址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均为核心保护范围,要求必须维持原状。现存的两排石库门里弄建筑属于文物建筑的保护范围,传统的石库门建筑外立面不得改变,必要按照“修缮如故”的原则,按原样式、原材质和原工艺进行保护和修缮。

  二大会址纪念馆坐落于延中绿地中的原辅德里的老式石库门里弄建筑中,本次修缮不但精心保护了建筑的原有总体环境与氛围,确保绿化率不变,还增加了建筑周围的绿化、水景、旧式路灯等小品,不仅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层次,也将两排具有典型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更好地融入了延中绿地中去,较好地凸现了纪念地的历史氛围,烘托出二大会址的纪念性质。

  按照保护要求,在消除文物本体安全风险隐患的前提下,严格遵守“修旧如故”和“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无论是建筑外貌还是室内装饰,都按原式样、原材料和原工艺进行精心修缮。两处旧址的内部空间格局与特征,都依据相关历史资料,恢复至当年二大召开及平民女校创办年代的历史原貌,室内的家具及所有陈设等设计的具体方案,都在征得相关专家、学者和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下,尽可能地复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结合展陈内容,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充足表现了其纪念意义。

  以传统工艺和施工方法修复了两排石库门建筑的蝴蝶瓦坡屋顶,较好地恢复了其历史原貌。屋面修缮按照先高后低的顺序,先把屋面瓦片翻除,对木屋架上凡有虫蛀、腐朽和损坏的构件均按原样更换,檩条各部位和木屋架与砖墙连接点均按原样修复补齐,砖望板按原样修复;屋面板上铺设防水卷材以加强屋面防水;原屋面的蝴蝶瓦都被小心拆卸,尽量原物利用,不够部分购买拆迁老房子的相近材质和颜色的瓦片替代,以达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

  辅德里的石库门建筑外墙是以清水青砖为主体、红砖为装饰作为主要特色。修缮以“维持现状、精心修缮”为原则,对外墙进行专业清洗,并除去外墙表面局部的粉刷和涂料等添加剂,原来被水泥粉刷及涂料覆盖的二层南侧窗间、窗肚墙也都按历史原貌恢复清水红砖墙面;石库门两侧装饰立柱原为清水红砖材质,修缮前被青色砖片覆盖,表面涂刷的红色涂料与原清水红砖质感色彩上相去甚远,而石库门的条石门框也被水泥斩假石覆盖,在修缮过程中,先小心剥离砖片及水泥粘结层,露出原清水红砖表面;然后用砖粉对破损砖面进行谨慎的修补。

  施工中特意没有将红砖表面修复至完全平整,而是保留轻度破损的状态,避免过度修缮对文物造成的再次保护性破坏;之后,根据历史原状修复了砖缝(圆凸缝),勾缝要求随砖面破损起伏而起伏,达到“修旧如故”的效果。柱头花饰及线脚部位采用专业脱漆剂洗掉覆盖的红色涂料,露出清水红砖本色,最后,对清水红砖部分进行补色和平色处理,并进行全面憎水保护处理。

  石库门条石门框修缮时,小心剥离外附的水刷石面层至历史原状的石材表面,用清水清洗,并按传统工艺对原石材表明上进行处理,缺损部位用同材质的石粉来修补,断裂部分采用原来石材按原尺寸定制替换,尽量采用历史原物,且尺寸和规格都不改变。石库门头及上部砖雕采用专业清洗恢复其原有材质,砖雕的花饰雕琢都由专业的雕塑艺术技工精心修缮,缺损部位也采用同色材质精心修补,采用专业勾缝材料按历史原状恢复勾缝后,再做表面的憎水处理。

  历史图纸显示出山墙面的窗户外原安装木百叶窗,经过仔细考证及设计,重新恢复了木百叶窗,不仅使建筑有较好的隔音和遮阳效果,也更好地恢复了历史建筑的原貌。

  文物保护要求中,除两处原址外的建筑内部空间和布局都能改变。根据业主方提出的功能要求,经过精心设计,两排石库门建筑原来作为居住功能的内部空间被改造为满足现代展陈要求的纪念馆空间。北楼拆除部分原有内隔墙,局部楼板挑空,形成二层高的序厅空间,满足了展示主题的需要;南楼拆除部分原有内隔墙,把几个开间的内部空间组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二大”主题展厅。

  两排石库门建筑尚存四处前天井与一处后天井,修缮中恢复了其中两处前天井和一处后天井,天井恢复后加上具有现代感的玻璃天棚,不仅成为独具韵味的观众休闲空间,也成为连接各个展厅的共享空间。根据参观流线的要求,经设计单位提出并经专家评审后同意,在南北楼西侧二层间增设钢结构连廊,根据可逆性与可识别性原则,连廊结构与文物建筑相互脱开,各自相对独立;现代钢结构和传统清水砖墙的对比也形成了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同时连廊连接了前后两排建筑,解决了两排石库门建筑之间的联系。由于纪念馆共有六个不同性质的展厅,设计单位借助弄堂、天井、楼梯和连廊等空间组合优化了参观流线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和完善,最终将精心保护的两处原址与纪念馆别的部分有机地贯穿起来。

  二大会址纪念馆修缮工程是革命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较为成功的案例,也是一个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华建集团的项目团队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不仅保护和修复了二大会址和平民女校旧址两处文物本体原有的建筑格局和风貌,而且把周边两排具有上海代表性的联排式石库门老式里弄建筑有机组合成了二大会址纪念馆。

  精心修缮后的石库门建筑不仅较好地体现了近代上海的历史原貌,又在环境优雅的延中绿地中得到很好的展示,成为上海市中心一处以上海石库门建筑为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参观人员络绎不绝,得到了广大市民和有关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二大会址纪念馆,于2009年5月,被中宣部列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于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产品